P2P网贷再次被一则行业整顿的消息推到了风口浪尖。
11月26日,报道央行对三类P2P网贷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了清晰界定,主要包括资金池模式,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非法集资风险以及庞氏。同时,业内分析央行此举意在明确P2P网贷监管,甚至会有相关法规随后出台。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12月初央行将召开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研讨会,而其中P2P行业中的一些领跑企业将做相关的汇报。
近年来,P2P网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可行业繁荣的背后难掩乱象丛生。部分企业最终沦为非法集资,由此导致的跑、倒闭现象更是不胜枚举。另一方面,P2P公司其实也渴望找到归属部门,这样创新型业务反而容易得到相关支持。“我们渴望监管,希望得到牌照。”一家P2P公司的老总对记者表示。
“P2P如此庞大和热门的行业,在监管上却严重缺失,可能央行的监管会是一个趋势。”一家券商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采访央行相关人士称,“央行没有对P2P进行划界,但是报道中的三类说法与央行条法司内部的理解是一致的。”
“这并不是马上要放牌照,也不能算是有监管,而是放一个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未来九部委可能会有联动机制。
央行“出手”监管?
央行对P2P网贷非法集资行为进行清晰界定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行业震荡。虽然此后传出消息央行对此进行了否认,但是没有出具说法。而今,消息的已然没有那么重要。业内更关注的是,P2P网贷模式界定标准以及央行会不会加强对该领域的监管。
“央行下半年已经在各地对P2P公司展开调研,对这块金融领域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是,由于P2P网贷是新生事物,监管和制定法规没有那么快。”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由于P2P网贷的事故频发,监管和整肃的传言一直甚嚣尘上,部分地区金融监管机构也陆续开始着手对行业调研和清查。7月份,央行专门在举行了网络信贷专题座谈会,发放调卷摸底。重庆及周边等地区也相继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整改活动。
事实上,P2P网贷一直是监管真空,而这也成为机构和投资愿意涌入的原因。“今年年初的时候,网贷平台每天增加1家或2家,到现在每天增加3~4家,一个月要上线100家平台。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网络借贷平台会突破800家。”网贷之家负责人徐红伟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好贷网CEO李明顺则表示,“去年成交规模是200亿元,今年有望增长十倍到2000亿元。”
狂飙猛进的背后却是整个P2P行业的噤若寒蝉。
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份至9月份,出现各种危机的P2P网站有10家左右。而从10月份至今,已有39家P2P网站出现提现困难或者关停,涉及金额约10亿元。
“去年,这个行业还比较淡定,从业者也多是一些有金融或者是互联网背景的人,而现在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位从事VC的人士告诉记者,他甚至见过只有3个人的P2P网站,“这样的企业,根本就没法投。”
“每个月都有十家二十家倒闭的。买个网站连技术人员都不需要,淘宝上据说几百元都能买到。注册域名、办公地点都不需要,一个人花个几千元就把网站干起来了,几乎没有成本。”爱投资CEO说。
实际上,对监管层风吹草动的,正是时下P2P行业从业者忐忑心情的代表。不少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就表示,希望受到监管,得到身份上的认可。
“行业里确实看到很多违法、违法做资金池卖理财产品的,如果对这个方面进行规范,让行业在一个框架下规范化去发展,就不会让投资者用户的利益受损失。”拍拍贷CEO张俊认为,投资者教育也非常重要。“P2P是一个有风险的投资,需要教育投资者P2P的定义是什么,是需要资金的人和有资金的人直接交易。提供是没有做投资者教育,他们就不在意借给谁,如果借给谁都一样,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认为,“首先应该制定一个准入门槛,别什么人都可以开。工商随便注册,营业范围无所谓,资本金没有要求。随便一个人开网站当CEO。这很打击我们想好好做的从业者,也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
被称为“市场派”的尹飞也说,“我特别希望能加强法制监管,比如可以参考美国成立互联网金融法。在立法没有清晰之前,行政的监管尽量少干预,如果说出现一些诈骗、对社会不太有利的事情,也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走司法程序,而不是通过行政的方式。”
但是,小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却持不同观点,认为不存在监管必要性。“如果把P2P定义为借贷双方的信息撮合服务,他就不是一个金融机构,只是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的机构。对于这类机构,跟淘宝一样。淘宝现在就没有立法,何必对一个搞金融信息服务的机构去立法呢?至于在这个平台上,涉及支付、征信、,可以有相关的监管。”白澄宇表示,监管是设置门槛,让有的机构进不来,并不适合P2P行业。“不一定要通过给牌照,而是让老百姓家喻户晓P2P的投资风险,就起到作用了。”
P2P模式临考
在央行“划界”三类P2P网贷非法集资的同时,业内对P2P网贷模式的争议不断升级。从市场大多P2P公司看,“资金池”是一种当行的模式,多以理财产品包装称投资标的,多月月息,但是涉嫌“踩雷”。
贷帮CEO尹飞告诉记者,目前火热的“资金池”模式,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先把钱委托给P2P公司,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池,P2P公司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投出去,就变成了一个事实上的理财产品。
而在央行的认定中,此类模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产生资金池,此类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存款。
发行理财产品并非新鲜事,但却一直质疑。2012年11月,红岭创投发行的理财产品被证监会叫停。
2013年8月13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公开表示,发展互联网金融需要强调和关注防范风险,在法律风险上,尤其是对P2P来说,P2P脱离了平台功能变成线下,这就是偷换概念,演变出资金池,进而演变出结构和期限上的创新,这就是影子银行。“有的人讲我是P2P,但是我更多的是线下,在这个表达下偷换了概念,互联网是不存在线下的。P2P如果做成线下,脱离了平台操作功能之后,也就会演变成资金池,然后结构、信誉有影响,就出现了影子银行。”
据了解,宜信P2P模式的特点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对于线下债权转让,创始人唐宁或其他宜信高管提前放款给需要借款的用户,唐宁再把获得的债权进行拆分组合,打包成类固定收益的产品,然后通过销售队伍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
“这种将债权打包成理财产品的模式,很可能变相就是一个资产池。”上述人士称。
对此,宜信方面完全否认。宜信相关负责人称:“宜信多年来秉承‘合规,’的原则,完全不涉及期限错配、保本保息、资金池,没有资金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该负责人称,债权转让是符合我国法律的模式,经过宜信多年实践,既方便借款人,可以很快获得资金,又方便出借人,省去与借款人直接对接的手续。出借人和借款人都不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这样的方式在市场检验中受到了欢迎,成为一段时间交易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该负责人坚称,宜信一直是“没有、没有集资、没有资金池”。在宜信的一些业务中,借款人和出借人是最根本的借贷义务主体,资金的借贷和都是直接发生在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宜信仅作为第三方提供咨询服务,不属于借贷任何一方,宜信平台不收取资金,也不贷出资金,不存在“集资”的行为,更不是“非法集资”。
目前,宜信的业务已经扩展至100多个城市及20多个农村地区。更为重要的是,与之高速增长相呼应的是这个行业在中国的狂飙式突进,而宜信模式也在行业不断地被复制。高速发展的背后是行业不断爆出的隐忧。
上述宜信负责人认为,宜信创新的原则和前提是“合规、”。宜信已经经历了长达7年多的实践。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上,宜信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团队。宜信采用最先进的信用风险和技术,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经过7年的积累,建立了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信用管理团队。
对于市场上众多复制宜信模式的P2P网贷公司,宜信方面认为,模式可以复制,但却不可能复制到P2P的业务核心关键——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目前P2P的门槛很低只是显性门槛,隐性门槛非常高。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我们认为风险管理是P2P业务最核心的关键点,缺少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任何的P2P平台都无法长期正常运作。”
人人贷在去年末推出的优选理财计划也备受质疑。据悉,这款于2012年12月24日上线的理财计划,目前已经完成44期募集,共计80300万元。
“钱先到公司的账户里,他会说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投出去,网站如果很自律的话,真的可以投出去,但里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点对点的模式你还需要编借款需求,但是说一个理财产品,就更加容易了。”一位P2P老总说。
“人人贷的优选计划并不是理财产品,也不存在资金池问题,实质上是用户的一个优先投标和回款再投的工具,可以理解为高级投标工具。用户主账户的资金充值在第三方账户中,比如快钱、易宝支付等,在用户的优选计划账户中,资金处于冻结待投资状态,用户的投资情况可以实时进行查询,所以不会出现投资人资金在人人贷平台转手,项目对接时滞的问题。”人人贷副总裁顾崇伦说。
顾崇伦表示,“判断是不是存在资金池的标准主要在于每个用户匹配的债权资产是不是全部相同,收益是不是全部相同。每个用户获得的收益是平台支付还是对应的债务人支付。每个用户是不是可以便捷地实时查询投资进度和拥有的资产状况。”
“我觉得资金池模式也要看具体的产品设计,是否使用了资金池模式就一定不对,也要有更明确的衡量标准出来。比如巴塞尔协议III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就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行业不会产生歧义,超过指标就限期整改,但也不是说就犯罪了。”尹飞说。
尹飞认为,有类似产品的可以研究怎么去改进。“不能说资金池模式就犯罪,也不应该这样去理解。”
【想看更多互联网新闻和深度报道请关注速途网微信。(微信号:速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