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巢艳君
《东方卫报》是由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和南京地铁联合制作的一份典型的地铁“忙人”。该报的主要受众为20~35岁奔波于都市的年轻人。此年龄段读者的关注点不限于硬性新闻,他们希望能用十几分钟的乘车时间了解新近的新闻资讯。同时,他们对忙碌之余阅读的这份,抱有很大的阅读兴趣与文化审美期待。因此《东方卫报》不论在新闻内容还是新闻表现形式上都有别于传统,尽可能多为“忙人”考虑。久而久之,这份目标受众定位于“忙人”的地铁,在城市快节奏中形成了独有的新闻特点。本文以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的《东方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新闻版面、叙事话语等元素,描述并阐释《东方卫报》的新闻风格与它对地铁的适应,将的新闻特色总结为以下五点。
凸显“快”特质的标题设计
在快节奏、浅阅读的地铁空间中,大多数读者对信息只能快速浏览。他们对新闻标题的依赖性变大,新闻标题的导读功能因此变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标题能为新闻报道增色添蕴,使受众眼前一亮。地铁不断挖掘标题的潜力,使标题设计的“快”特质在标题新闻化、幽默化两个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
新闻标题化表现为新闻与标题合二为一。为了迎合“快”节奏,标题向网络标题靠拢。2012年9月4日南京地铁开通7周年纪念仪式上,报道地铁侠现身新街口地铁站与乘客见面的新闻标题为:《灵感来自一号线列车 有中文名有英文名 还有超能力 南京地铁代言人地铁侠来也》。标题信息量大,概括了新闻对象地铁侠的灵感来源、姓名以及特性。标题与整个新闻连为一体,为正文内容起到了强大的导读作用。
新闻幽默化体现在新闻与幽默相映成趣。地铁常常将“幽默元素”嫁接到标题中去,增加新闻标题的魅力。如2013年7月31日对高温的报道《七月份的日历是热热热 八月份的前奏也是热热热》,套用了年轻群体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狮子座》的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2013年7月22日一则新闻标题《我和小伙伴们又相信国足了》,灵感源于网络流行词汇“我和小伙伴”。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凸显了立场。幽默的新闻标题不但有利于情感表达,更让人喜闻乐见。
内涵再挖掘的新闻
“忙人”多为快新闻,常用“短”、“评”等文体形式。新闻内涵常依靠同版不同新闻间的互动。《东方卫报》国内新闻版面中的“超音速”板块围绕热点主题,选新闻当事人的一句话来发表新闻观点。该板块的新闻切入点小,但铺陈开来不乏深度。
以2012年9月4日新学期开学日的“超音速”板块为例,当日节选的新闻用“一句话”的形式呈现了新学期不同人群关注的话题。贫困地区孩子背课桌上课、韩国“填鸭式”教育、高校食堂饭菜质量是否过关以及备受关注的南方科技大学选用全英文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寥寥数语囊括了“开学”主题下不同群体视角的关注点,看似却相互拼贴出教育的不同侧面。同主题的新闻生产出“快读”形式后的深度空间,有助于读者不断推进文本的再挖掘。跨越群体界限而将不同的新闻观点联接为整体的意义,使新闻达到质量与速度的双赢。
夺目怡人的图文审美
英国文艺理论家威廉斯曾提出,美学研究不应局限在高雅的文化中,而应关注通俗文化。①地铁作为一种年轻群体通俗文化的媒介,其美学也紧贴年轻群体审美喜好。审美参与下的新闻实践诞生出一种视觉力,可以快速生动地传递新闻核心信息。
典型例子是《东方卫报》的头版设计。起初头版由传统形式的头条新闻概要、报道索引和广告共同组成。在地铁特殊的下,审美不能固步自封。改版后的头版出现了图文一体化的形式,成为展现美学效果、吸引读者的最重要渠道。例如2013年2月20日头版《雪中城,风景册》,采用整版的南京鸡鸣寺雪景图。图片将读者视线设定为透过窗户欣赏雪景的视角,实现了一种“头版视窗化”的意境。主图“雪中鸡鸣寺”成为视觉焦点,文字形式的导读对当期的重要内容进行提示和引导。这种大视角、大图片的图文一体化版面设计手段,紧紧抓住了受众的眼球,也给版面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感。图片与新闻文字恰如其分地协调,展现了雪天城市之美,潜移默化地导引读者的视线,使当日的主题一目了然。
“衣食住行”里的新闻
对年轻的“忙人”群体而言,过于化的严肃新闻难符阅读口味。“忙人”的新闻叙事方式由权威化、精英化向平民化变更,报道主题也转而挖掘与“忙人”休戚相关的都市新闻。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序言中曾指出:“公共领域一开始就是多元的,在居地位的公共领域之外,还有一种平民公共领域,和它唇齿相依。”②地铁在报道本土新闻、传递资讯的过程中,越发呈现出一种空间状态,并以其特有的边缘化方式构建了一个“平民公共领域”。
2013年7月18日《东方卫报》刊发的《一边吃待用快餐一边喝自带啤酒 这碗免费的爱心面条能吃得下去?》,报道了自带啤酒吃待用快餐的行为。免费快餐提供者在接受采访时说:“‘待用快餐’实施过程中,也考量一个人的诚信。”通过“一碗面条”的小事发声:“如果一个有正常收入的人经常去吃待用快餐,是对爱心的一种消耗,会对这种活动的推广带来负面影响。”这则新闻并未堆砌专业化语言,而是以平实的词句向受众传递“诚信”观点,使受众在阅读过程中“透过新闻叙事来确认自己与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心理或文化的联系”。③借助现实反讽效果的新闻标题,报道细小琐碎的生活事件。通过描写能使观众产生共鸣的“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来观照生活问题,在居民闲聊式的讨论中,不文明行为,城市文化品格。
增长的娱乐资讯
地铁占据的是一个“无聊时空”,读者希望在中获得休闲的娱乐。赖特在提出大众媒介的娱乐功能时,强调了它的不可缺少性。明星娱乐、世界奇闻轶事,都是“快”常打的娱乐牌。提供的娱乐内容不应依据读者的“生活的”来决定,而是要“从社会团体早已有之标准来明了”。④生活在城市的忙碌年轻人的确需要娱乐调味,但是更需要通过读报来深入思考与知识积累。除了提供明星、热点话题以强化吸引外,以各类生动有趣的阅读栏目来增广也是必不可缺的。《东方卫报》除娱乐版外,还设有专门的读书版面,用以提供新近书讯,读者深入阅读。2013年7月10日的读书版刊登了名为《微信号世相 :献给许久没有深入阅读过的人们》的新闻采访。以一人之体验同龄都市人,并将快捷的“微信阅读”方式推荐给读者。繁忙之外提供轻松调剂,浮躁气息中助人阅读深思。
总而言之,“忙人”在快时代面临的不仅是受众定位的问题,也有自身对新闻原则的把持问题。地铁的定位与表达,必须与办报人的新闻责任一致,与受众需求吻合。作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大众媒介,应该给读者一些“比他们想要的更好的东西”。在求“快”之余做“深”做“精”,形成一种启迪年轻人、文化的力量。只有这样,“忙人”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①【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③ 【美】Schramm W:《The Nature of News》[J],《Journalism Quarterly》,1949年第26期
④程之行:《论的娱乐功能》[J],《新闻学研究》,1949年第5期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来源:青年记者年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