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都市新闻上海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   市新闻办今天(9月25日)举行市新闻发布会,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介绍了上海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提升城市运行效能方面的情况。

      一、上海公共交通现状

      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服务供应增能扩容,客运结构基本稳定,能源消耗持续下降。

      (一)公共交通线网规模不断增大

      截至2013年8月,轨道交通运营线13条(含磁悬浮,不含金山铁支线),长度达491公里,浦东新区、宝山、闵行、嘉定、松江等区均已通达。另外铁金山支线沟通了金山新城与中心城的快速联系。调查显示,轨道交通平均乘距达14公里,是市民长距离、快速公共交通出行的首选方式;公共汽电车线总长度公里,除道或桥梁不具备通车条件外,公交线通达率100%;黄浦江轮渡线17条,运营航线总长10.9公里。

      (二)公共交通客运量和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2013年1-8月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727万乘次,同比增长2.1%,公共汽电车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为49.3%,居主体地位;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671万乘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达38.8%,特别是今年中秋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地铁更是创下867.2万人次的历史新高,作用逐步增强。轮渡公共交通分担率为1.0%。轨道、地面公交、轮渡等班次配比进一步优化,运力配置渐趋合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基础设施供应能力和能源使用效率逐步提升

      截至2013年8月,轨道交通运营车站达302座,换乘车站37座,轨道交通平均站距1.6公里,轨道交通服务逐步向远郊区延伸。公交站点1.98万个,中心城基本实现公交站点3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全市黄浦江轮渡平均航线长度0.64公里,两岸轮渡泊位38个,在册营运船舶54艘。对外交通枢纽如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上海火车站和铁南站等设置的候客站供车有序,设施健全。

      2012年市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等低碳方式出行比重超过六成。2013年1-8月公共交通行业累计消费各种能源120.5万吨标煤,较上年同期增长0.6%,平均每消耗1吨标准煤运送乘客达3449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56人次,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1.7%。

      (四)两网融合效应进一步增强

      今年8月底11号线二期投入运营,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继续扩容。今年以来6、8、11、13号线高峰时段发车间隔进一步缩短。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交服务能力加强,全市83%的轨道站点周边100m半径范围内有公交线服务。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换乘便捷,轨道交通内部换乘客运量约253万乘次/日,公共汽电车和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量约130万乘次/日。大型居住社区内均有公交线服务,基本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郊区区域公交线、运营车辆、日均客运量较上年均有所增长。

      二、争创国家“公交都市”推进计划

      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上海提出的创建目标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公共汽电车为基础、水上轮渡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通过综合交通枢纽紧密衔接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低碳智能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综合体系。到2015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为2450万乘次,每百常住人口日均公共交通乘用次数达到98次,公共交通出行占使用交通工具出行方式的比重达到50%左右,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达到50%左右。

      (一)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规划。科学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管,建立规划落实责任机制,保障规划组织实施,随意修改和变更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确保规划执行到位。

      (二)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到2015年,全面建成6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郊区新城与中心城之间基本实现轨道交通或郊区铁连接(除崇明外)。

      (三)积极发展有轨电车及快速公交(BRT)系统。在有条件的道、重点商务区和旅游区积极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或快速公交(BRT)系统。至2015年,完成松江、奉贤等区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建成南桥至东方体育中心快速公交(BRT)系统。

      (四)加大公交优先车道建设力度。中心区形成公交专用道基本网络,外围区构筑与轨道交通站点、客运交通枢纽相衔接的公交专用道骨架;在部分客运走廊上试点实施中央式公交专用道。至2015年全市形成300公里左右的公交优先道网络。

      (五)切实保障公共交通权优先。进一步落实和推广公交信号、标识优先。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对社会车辆占用公交优先道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到2015年,中心城平均车速达15公里/小时,公交优先道车速达20公里/小时。

      (六)继续加强公交枢纽场站建设。新规划建设60余个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形成覆盖全市、有机衔接、换乘便捷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体系,至2015年实现约900条次公交线首末站进枢纽。新建、改建公交停车保养场12座,至2015年基本实现公交车辆进场停放。

      (七)全力推进地面公交线网的优化。及时优化调整公交线,中心城区推进重复线的优化归并,市郊结合部及郊区新城加强区域公交线网布设。至2015年公交站点内环内3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内外环之间、郊区新城内部和新市镇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八)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接驳问题。原则上公交中途站距离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距离不超过50米。在轨道交通外围换乘枢纽和终点站适度建设P+R停车场,统筹考虑出租车停泊点。积极发展灵活便捷的小型公交接驳方式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

      (九)大力推进城际公共交通发展。加强公共交通与民航机场、郊区铁、城际铁的衔接。进一步推进城际公共交通发展,积极开辟毗邻地区省际公交化班线。积极推进城际公共交通“一”。

      (十)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对新建公共交通设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对现有用地支持原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进行立体开发。开发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公共交通企业运营亏损。

      (十一)积极发展低碳绿色公共交通。加快公共交通车辆更新,推进节能和新能源等环保型车辆的应用。至2015年绿色车辆比率达72%以上;公共汽电车辆全部达到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其中国四及以上标准达35%;公共交通平均能耗强度(单位车公里燃料能耗水平)比2010年下降10%以上。

      (十二)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至2015年,基本实现公交行业信息化,初步完成企业集群调度系统、行业监管系统和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巴士集团、浦东公交的950条线和辆公交车纳入集群调度系统。

      (十三)积极创建公共交通文明行业。继续保持轨道交通上海市文明行业称号,争创公共汽电车文明行业,着力提高公共交通行业服务水平,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测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十四)全面实施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合理引导、有效调控个体机动化出行需求。完善小汽车使用管理政策,大力推进出租车泊车点建设和推广出租汽车电话调度服务,完善P+R公共停车场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模式。

      (十五)强化公共交通安全营运监管。切实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完善安全标准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健全涵盖基础设施、车辆运行监测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功能的应急反应系统。

      (十六)建立公交企业一线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参照工资增长指导线,建立与劳动生产率相联系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并作为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的基本内容。至2015年实现公交一线职工工资水平与当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基本持平。

      9月25日市新闻发布会实录

      1、东方早报:有一个问题请问一下,现在城际交通这方面有没有准备开新的线?您刚才提到争创国家公交都市推进计划,对于市民而言,有没有实质性的出行品质提高?能否请你再详细谈一下?

      孙建平(市交通港口局局长):近年来,随着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民出行需求也逐年递增。继2010年长三角地区试点开通嘉定至太仓的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客运班线“太嘉线”后,2011年,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对在苏浙沪省际毗邻地区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工作的意见》,两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又相继开通了枫泾至嘉善、美兰湖至浏河等公交化客运班线。当前,正积极实施崇明(陈家镇)至启东班线的公交化。下一步将开行金山至乍浦,嘉定至昆山,青浦至昆山等公交化客运班线。

      市民在出行品质上比较直观的感受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出行换乘更方便。内环内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将由现在的95%提升至100%。原则上公交中途站距离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距离不超过50米,基本实现80%的公共交通换乘可在10分钟内完成,中心城区5分钟内完成换乘;郊区新城与中心城之间基本实现轨道交通、郊区铁或公交快线等方式的快速联系。其次是缩短出行时间。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中心城平均运行车速将达到12-15公里/小时;公交优先道上的运行车速将达到15-20公里/小时,年均提升5%以上。逐步缩短公共交通最小行车间隔,公共汽电车高峰时段平均发车间隔中心城不超过8分钟,郊区新城不超过10分钟,基本实现中心城高峰时段80%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在1小时内完成。再次是提升公交正点率。基本确立郊区新城公共交通发展合理模式,发展多层次、多模式的公交体系,推进中运量公交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形成引导郊区新城发展的公共交通捷运系统;新市镇与所属村之间在“村村通公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提供安全、准时的公交运营服务,正点率由现在的91%提升至94%。

      2、文汇报:刚刚孙局长提到切实保障公共交通权优先问题,我问一下,权优先方面今后具体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孙建平:权优先问题大家一直反映。比如说公交专用道建设,虽说现在有161公里,按照要求,建成五百公里。按照现在国家公交都市创建,2015年达到300公里。首先解决公交专用道问题,现在公交专用道即便在161公里里面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

      上海将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规划,依据与轨道交通网络相衔接、与公交客流走廊布局相匹配的规划原则,进一步推进公交专用道网络的优化和完善。到2015年,形成300公里左右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目前,我局正联合市相关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公交专用道发展策略研究等工作,研究在轨道交通服务薄弱区域、区域间的连通通道、与各交通联系点衔接等区域设置型、区域型、接驳型公交专用道,并打通相关瓶颈拥堵点,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监管,提高公交专用道的整体运行效率。

      同时,为进一步增加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可达性,积极推进郊区新城发展,我们将研究规划以专用权为主的快速公交系统和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奉贤南桥新城-东方体育中心的快速公交规划方案正在抓紧深化落实;松江、嘉定等郊区新城以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作为新城内部的捷运系统正在积极规划和听取意见中,该系统将与市域轨道交通相衔接,并与地区公交共同形成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方便市民出行。

      3、上海:您刚才提到关于公交优先,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大对占用公交道处罚力度。现在有一些车辆已经安装摄像头,技术上能够完成拍照举证,这项工作为什么没有实施?现在还在讨论什么?关于一线公交职工工资增长机制,2015年实现一线职工工资水平相当于年度职工平均程度。问一下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状况?有没有出现一线人员流失或者驾驶员比较难招的情况?

      孙建平:要运用好科技手段,一个是在公交优先道上装电子,但因为口可能有遮挡拍不到,现在提出是不是在公交车前面装,这个还要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必须依法行政。现在试下来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现在正跟门研究,处罚力度关键不是罚钱,我觉得最好是扣分,扣分效果就好。这个下一步正在推。

      关于公交一线员工收入问题。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在积极解决,比如公交员工收入这几年每年有不断的提高。由于一线员工劳动强度,工作比较特殊。大家也知道,前两年发生驾驶员的猝死,这些驾驶员很不容易,发病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一车乘客安全。在市里方方面面支持下面,推出对有疾病员工55岁提前退休政策。这个政策采取以后,一线公交驾驶员患有各种疾病退休了不少。目前,一线驾驶员紧缺问题比较突出。最近大家一段时间反映的公交间隔比较大,里面有两个情况,一个是需要科学合理的调度,刚才说的信息化集群调度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哪个地方要车,车就去哪里。第二个就是驾驶员问题,我问过巴士公司的老总,现在招驾驶员多少收入能够招到。一般来说,驾驶员收入包括养老金等等。前两天也报道,浦东七万块钱,但他拿到手是多少?现在社保那块各种支出也很大,他如果拿到手五千块钱,意味着一年实际要六万,再加上其他的,我看看恐怕要超过八万多。如果以社会平均水平要求,还是要提高,这几年应该说在提高。

      现在为了提高公交车利用效率,现在两头班很多。不像过去,过去家里很近,早晨上早班,上好中午回家休息,晚上下午四五点出来,现在不行,现在做不到这个事情。现在只能在站点提供休息。所以我们觉得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必须有一支很好的员工队伍。我们也提出还是应该有职业化队伍建设,要突破一些东西。比如现在公交驾驶员A照,除了C照考出来,考A照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直接从学校出来。如果能够从公用事业学校,作为一个高职生培养,文凭是大专文凭,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进入公交驾驶员实习,我们公交驾驶员队伍就会源源不断。当然还有整个社会把公交驾驶员的尊重,让他们有体面有的生活,这个职业是值得尊重的。只有这样,公交服务水平才有可能。

      4、透社:我的问题给市新闻发言人,上海贸易区什么时候会发布一些比较详细的规则?第二个问题贸易区挂牌之后,对于里面注册公司第一阶段会享受到什么样政策的优势?

      徐威(市新闻发言人):中国(上海)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自贸区有望近期正式挂牌。如果有什么信息,一定会通过适当渠道向各位记者报道相关信息。

      5、青年报:材料里面关于公交专用道出现两个专有名词,一个公交专用道,一个公交优先道,这两个专用名词有什么区别?上海哪些区域用公交专用道?哪些区域用公交优先道?

      孙建平:公交专用道给公交车专用,这次国务院意见里面提出公交优先道。上海原来建161公里专用道时候,做法是在高峰时候给公交优先。公交优先道我觉得更确切一些,目的就是为了公交优先。哪怕其他道上堵的很厉害,这个公交专用道就是给公交。现在也提出一个问题,大巴士算不算公交,它也是集约化交通。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优先道没有本质的区别,以后我们说法就是公交优先道。现在可能也做不到全天候专用,这样会有资源浪费,其他车道拥挤厉害的质疑。因此用公交优先道更合理一点,更确切一点。

      6、透社:我们办公室在陆家嘴,天天上下班很挤。不过这段时间还可以,2015年上海中心会建成营业,那时候会有三到四万名新员工在那边办公。我的问题是,为了未来陆家嘴吸收很多员工有什么交通计划?

      孙建平:我们的建设和开发一定是由公共交通引导,大家要形成共识。现界上一些大型城市,交通解决比较好的,基本是这个做法,就是TOD模式。比如今年年底99公里轨道交通要通了,现在碰到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地铁一通怎么公交配套,现在方案做的很多,也进行考虑。这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

      第二个刚才讲到陆家嘴,陆家嘴交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与这个地区的地形有一定关系,出租车司机有时不太愿意进这个地方。我们后来采取一些驻点形式,解决了一些问题。不仅是对陆家嘴,包括对其他地方,特别对一些大型的综合体的建设要有一个交通的事前评估。不解决好交通问题,造好以后就是一个问题。这方面已经在做安排,包括迪士尼投入运行以后,整个交通布置,应该说会有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还有一些区域的接驳巴士。

      7、第一财经电视:问一下孙局,目前来说车牌额度拍卖有没有一些新政推出?据传闻,外地车牌将在上海受,是不是有这回事?

      孙建平:车牌额度拍卖问题是热点,新一轮交通也有提到。如果说上海交通状况还比较成功,或者现在还处于可控状态,我们觉得主要两条,一条我们对小汽车的控制,如果不控制的话,恐怕现在至少还要增加150万辆到200万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几个月前拍卖价格还是太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目前得到有效控制。总的是希望大家出价,如果超过3%,我们将启动“警示价”。

      关于外牌问题,是不是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个要看整个交通可控程度。我们确实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整个的上海交通情况分为几个等级。就如气象预报一样,发红、黄、橙色警报,哪一种情况采取什么措施和预案,当然还要跟控制现在PM2.5大气污染结合起来。有关部门都在做研究,做好预案,万一有事应该有些措施。目前为止,都处于研究阶段,方案的储备阶段。比如国庆期间的交通,我们正在向市报告,针对30日购物促销,有可能带来交通客流量大增的情况,准备对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部分线适当延长运营时间,方便市民出行。

      8、证券时报:孙局,问两个问题。为创建公交都市,财政在公交建设投入方面是否会有增加?第二个问题,刚才提到今年年底有99公里轨交开通,2015年目标全面建成600公里,今年年底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是否说之后两年新开通轨交基本没有建设目标?

      孙建平:先说财政投入问题,财政投入应该说这几年一直有一块就是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收入,全部投到公共交通当中。比如公交车辆更新,轨道交通建设,还有像老人免费乘车和优惠换乘,通过购买服务。最近也在研究,比如说我们对整个交通低票价的补贴问题,我们告诉乘客坐一次公交车成本多少,或者坐轨道交通成本多少。公交通过第三轮,一直做成本规制,成本很清楚,坐一次公交成本是多少。比如你付的费用跟成本当中差距,这块是补贴的。像类似这种,都是我们在增加公交投入。现在市领导要求,在公交多一些投入,公共交通多一些投入都是应该的。比如现在对崇明轮渡,现在都纳入公共交通,原来是社会市场化运作,现在也纳入进来。总之这几年,投入不会减少,只会增加。

      第二个,我们对轨道交通目前什么时候能够通,我觉得现在时间上不提过多的要求。因为上海已经过了轨道交通大建设或者高强度的建设。现在建轨道交通要多考虑安全问题和施工对整体的影响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12号线在中心城,横穿中心城,它的有一些车站建设时候,如果在过去就封,前几年把华山封掉。现在尽可能不要对交通影响,可能建设期会拉长。现在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已建成,比较多的是线的延伸和补充。比如接下来三、四号线,现在是共线,下一步将一下,以后,它的效率会提高。在外环至少要形成一个虚拟换乘的一个环,可以方便乘客在外环就可换乘,不需要到中心城换乘,提高效率,降低拥挤度。

      徐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付韬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