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控烟侦探”走遍青岛大街小巷抓“烟枪”
发现室内公共场所控烟不力如何查实,成了岛城控烟新规实行后面临的一题,也成是相关监管部门的一大头疼事。3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青岛市计划推出“控烟侦查员”行动,组织一些市民作为控烟监督员对本次禁烟的场所进行暗访。在暗访的过程中,将利用手机等设备拍照取证。如果多次发现该场所存在吸烟情况,将被列为监管部门的“”,加大检查力度。
尴尬取证难成控疼事
“吸烟也就是短短几分钟的行为,执法人员如何取证执法呢?等到执法人员来到现场,违规人都已经将烟吸完或者将吸烟、逃之大吉。执法人员又如何执法呢?”昨天下午,在市南区门口,市民孙华敏说:“说实话,我觉得咱们的新控烟条例出台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很难处罚。”
“控烟新规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取证难。”昨天下午,市卫生监督执法局公开举报电话工作人员说:“经常是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赶到现场已无法取证。另一种情况是,经劝阻很多烟民掐灭,但等执法人员检查走了,他们回头又恢复了吸烟。”据了解,目前控烟执法取证存在困难,一般程序对未按设置控烟设施的单位和经营场所首先是告知,并要求限期整改,如果不整改的才会处罚。而对于个人的控烟执法,则“更是难上加难”。
目前的执法手段仍以宣传教育为主,以行政处罚为辅。针对个人取证难的尴尬,目前控烟工作重点是加强控烟执法检查,包括公共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有否建立控烟管理制度,一些公共场所有否按要求划分吸烟区和设置吸烟室,有否控烟标志标识,有否建立吸烟员,有否主动劝阻吸烟等。
举措成立“控烟侦探团”
目前,青岛市公布了12部公开举报电话,一些市民质疑如此分散的执法主体会降低执法效率,专门筹建一支控烟执法队伍,专职在街上巡逻执法控烟,对控烟违规行为可以立即开罚,接到市民的举报也可以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对此,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市成立专门控烟执法队伍难度较大。
针对这一情况,青岛市计划成立控烟监督员队伍。组织一些市民志愿者进行专门的控烟常识培训,让他们明确控烟的要求,成为控烟监督员。这些控烟监督员将对商场、酒店、网吧、医院、银行、证券公司等新规的“禁烟区”进行暗访。在暗访过程中,通过手机等一些设备进行拍照取证。如果控烟监督员多次在某一单位的室内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并拍照取证,那么相关的执法和监管单位将把该单位列入“”,成为后期执法的“重点对象”。一经核实,将严格按照新规进行处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在落实相关控烟措施中存在薄弱环节。“吸烟的人群都是其客户,单位负责人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往往不能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市卫生监督执法局工作人员说:“后期,这些单位将成为我们重点监管的对象。”
新闻链接
12部控烟举报电话“接招”
针对本次实施《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青岛市公布了12个相关部门的投诉电话。根据条例,市民如果发现室内公共场所里没有禁烟标示或者有人吸烟而该区域的经营者又不劝阻就可拨打这些投诉电话进行举报。之前本报记者曾经调查发现,12个电话中有8个不“接招”。有的无人接听,有的即使接了电话却不“接招”,向市长公开电话投诉。
3日,记者再次拨打了这些电话,发现对于控烟举报的事情,全部“接茬”了。其中,民政局为了能够在节假日也能举报电话畅听,计划准备设置新的电话。不过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其中一些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对控烟条例的事情还不是太明白。记者咨询了几个问题,对方都含糊应付。
新闻延伸
控烟执法严苛效果显着
从2007年到2010年5月31日,特区卫生署控烟办公室共收到公共场所吸烟投诉多,派出执法人员巡查次,罚出定额罚款4600多张,每张罚款5000港元。近30年,的吸烟人口持续下降,15岁以上人口中吸烟人口所占比例从1982年的23.3%大幅降至11.8%。
控烟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严苛的执法。2007年开始,的禁烟执法主要由卫生署专责成立控烟办公室及警务处全力执行,还授权3个部门在其辖地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在禁烟场所吸烟的市民将被罚款1500港元;如果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被动吸二手烟,还可以起诉老板。
记者:田璐 见习记者 孙笑天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