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商业委托
  • 商业委托保监会接连三日提示风险:房地产信托的后遗症
  •   亚太日报 李哲连续三日,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风险”提示引发密切关注。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围绕着保险公司信托违约风险的担忧也不断放大。

      10月16日,保监会发布通知称,将展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征求意见稿第三稿)》意见和开展第二轮自评测试。通知称,请各保险公司按照征求意见稿第三稿的要求,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表》中的每个评估专案进行认真分析、客观评价,并注明评分依据。

      保监会:全行业首次现金流压力测试和监测指标定量

      通知指出,《征求意见稿》在整合保监会现有相关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提出监管要求,建立了对偿付能力控制风险的评估机制,明确了计量方法。

      保监会将从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两方面,每年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进行一次监管评估,具体包括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基础和、目标与工具、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战略风险管理能力、声誉风险管理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识别和计量公司的偿付能力控制风险。

      保险公司将于10月27日将自评结果送往保监会,同时,保监会将根据自评测试结果和各方回馈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完善,并计画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发布。

      对保监会而言,这一次的保险公司偿二代流动性风险监管规则定量测试可谓“重中之重”。前一天15日,保监会称,这将是全行业开展首次现金流压力测试和监测指标定量测试。

      保监会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流动性风险的危害性和严峻性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刻的认识。由于流动性风险无法通过计提资本要求的办法来进行监管和防范,因此对这一风险的管理和监测,是偿二代第二支柱定性监管要求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关于展开偿付风险测试,很大程度上与保监会近日对保险公司信托违约风险的担忧有着密切关系。10月14日,保监会发布通报称,保险资金投资信托存在着五个主要问题。

      五大风险:房地产投资达三成

      一、投资规模增速快。2014年以来,保险资金信托投资快速增长,前两个季度的季度增长率分别为41.3%、37.7%。部分公司投资增长显着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如太平寿、太平养老、都邦财险、太平人寿、工银安盛、华夏人寿,二季度末投资余额与上年末相比,增长率均超过400%。

      二、投资集中度较高。基础资产集中,近51%的信托投资集中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不动产领域,其中,合众人寿、国华人寿、百年人寿、信泰人寿、永安财险、前海人寿、紫金财险、正德人寿等公司相关投资占其信托投资的比例均在90%以上,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建信人寿、阳光人寿、长城人寿等公司相关投资占比在80%-90%,生命人寿、中华联合财险、安诚财险、工银安盛、利安人寿等公司相关投资占比在60%-80%。

      三、关联交易存在风险。检查发现,部分公司关联交易潜在一定风险:一是关联交易金额占其信托投资比例较高,如幸福人寿、建信人寿、合众人寿、利安人寿,占比分别达到94%、78%、64%、60%;二是保险机构与融资人为同一控股股东控制的关联方,部分机构还与信托公司、信用增级方等主体具有关联关系,保险机构通过投资信托产品给融资人借款,用于融资人房地产投资、满足流动性需求、受让融资人持有的债权等用途,如合众资产、利安人寿、中华联合财险。

      四、基础资产不明确。部分信托投资合同投资标的不明晰。检查发现,在人保寿险投资的《中诚信托-理财贰号单一资金信托计画》中,中诚信托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出资分别成立多个有限合伙企业,涉及金额160余亿元,但其《有限合伙协定》中未明确具体投资标的。

      五、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部分信托产品只具有预评级。如国华人寿投资的部分信托产品,只具有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预评级报告,没有正式评级。另外,部分中小保险机构内部信用风险评估能力较弱,内部信用评级品质有待提高。建信人寿、利安人寿等公司信用评估专业人员较少。其次,部分公司在未取得信托产品外部信用评级的情况下就完成投资决策,如百年人寿的部分投资是由投资决策小组完成投资决策程式后,外部信用评级机构才出具信用评级报告。

      截至今年2季度末,78家保险公司(集团)共投资信托计画739笔,涉及32家信托公司,累计投资余额2805亿元,占当季度末保险行业总资产的2.99%,较1季度末增加768亿元,增长37.7%,较上年末增加1363亿元,增长94.5%。其中,房地产投资929亿元,占比33.1%;工商企业(含流动性贷款)902亿元,占比32.2%;基础设施投资492亿元,占比17.5%。

      事实上,今年以来,关于信托“违约”的消息不断传出,先后有超日债、中诚信托、中航信托等事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关于信托违约的整体上升态势也开始在市场上逐渐蔓延。此时此刻,保监会连续的风险提示与风险测试,也足见其担忧之情。

      房地产信托与“刚性兑付”

      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信托业人士告诉《亚太日报》,今年以来,确实信托业的风险是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涉及房地产信托。“早两年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很高,且基本上都是一年期至两三年为主,年息当时普遍在15%-20%左右,这就要求开发商的项目利润也要这么高,而随着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以及价格的下滑,部分房地产信托就面临一定的违约风险。”

      中国银行总行中小企业部分析师薛洪言也向《亚太日报》表示,险资信托存在一定风险,但整体可控。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下行态势,房地产类信托产品也必然受影响。不过,有相当量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等刚需的存在,使得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可能性极小,因而,房地产类信托在整体上不会有大的问题。不过,具体到个别区域,不排除会出现严重问题。

      彭博亚太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表示认同。他向《亚太日报》称,毫无疑问,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信托违约的数量将持续上升,但整体上是可控的,毕竟中央也不允许房地产下滑过快。

      前面深圳信托业人士具体指出,一般来说,按照房地产信托的融资要求,房地产项目一般都是按50%来进行抵押的,也就是说,开发商借1亿元,需要用2亿元的专案价值来抵押,在兑付前三个月,信托公司就会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果确认不能兑付,会把房地产专案的股权拿到拍卖市场上出售,一般也都能以70%-80%出让。

      “所以这种低风险模式,在前两年非常流行,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信托公司地加大房地产投资,那时候的利润太高了。不过,虽然目前市场不好,但整体的风险依然是可控的。”他说。

      虽然整体信托违约的风险依然可控,但信托的“刚性兑付”问题也一直备受诟病。

      在薛洪言看来,刚性兑付的存在是社会融资成本降不下来的根本性原因之一,所以打破刚性兑付是大趋势,实际上现在也正在做。打破刚性兑付,难在培育投资者风险意识,投资者若不认可,不保兑的产品卖不出去,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成了空话。所以,打破刚性兑付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两个风险案件的事情,只能是随着无法兑付的案例的逐步增多,才能慢慢扭转投资者的风险观念。

      欧乐鹰也认为,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趋势。

    延伸内容: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