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生新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出现了都市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这些其实已经是民生新闻的雏形了。1995年台的《点点工作室》(《第七日》节目的前身),1999年成都台的《今晚8∶00》,可以说都已经具有了民生新闻的特质。1999年,太原推出了一系列民生类新闻节目,覆盖了民生新闻的多个领域,其中百姓频道的《发现》是一档定位在目击事件现场,追求报道深度、广度的民生类新闻节目。时至今日,这些蓬勃发展的民生新闻成为了电视新闻界的一大亮点。但是事物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如何让民生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走得更稳更好也成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民生新闻面对的困扰与误区
目前,内容雷同,报道缺乏深度是民生新闻最大的困扰。
观众总是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看到相同的报道,或者在不同的时期看到内容基本一致的事件报道,由于记者观察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及评述缺乏自己的特点,深度和思考不够,有时难以抓住重点,总是不痛不痒,仅仅满足于对事件进行简单的记录,使新闻流于表面,最终多次重复导致审美疲劳。同时为了能得到更高的收视率,许多民生新闻在很多情况下变成了“市井新闻”甚至是“市侩新闻”,以鸡飞狗跳、鸡鸣狗盗、家宅不宁等作为主要内容,甚至以“庸俗、低俗、媚俗”三俗为卖点,满足观众的窥理,以这些题材的高可视性来获得满意的收视率。
2007年,著名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记者了新闻,完全置应有的社会责任于不顾,最终既严重损害了相关行业商品的声誉,也给造成了恶劣影响。另外,民生新闻是一个以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对此的片面理解致使民生新闻内容出现了许多缺失,在点评和视角上出现偏差。
增强活力公信力重在与受众的互动
民生新闻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贴近性以及监督的性,许多人都提出要将民生新闻向新闻发展,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视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而非者或旁观者。同时新闻媒介则由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转变为问题的参与者和解决者。这是新闻的一次质的飞跃。当某个事件发生时,构建一个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平民话语平台,成为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也是新的探索和出。
2013年夏天,太原市老军营小区一栋宿舍楼出现了管网漏水,导致一栋居民楼月水费高达近万元,随之而来的停水让居民。《发现》节目迅速介入了此事,从调查高额水费开始,到与居民共同找自来水部门解决吃水问题,再到后续的管道更换、水费补偿等等,《发现》节目通过不断地报道事件发展进程,不断追踪,最终促使整个漏水事件得以解决。在整个报道中,市民提出了疑问和求助,而通过这个平台也得到了管理部门的回答和帮助,当相关部门再次遇到类似公共事务时,也有了范例可供参考。
在新时代,民生新闻要借助网络的优势发展自己,传统电视要考虑观众的收看时间,而通过微博、微信和网络,可以实现更快的与互动,记者可以有更广阔的题材来源。《发现》节目在这几年也有了自己的拍客,精彩的瞬间被“草根”用DV或者手机记录下来,在电视荧屏上展现,这拉近了电视与受众的距离,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新闻当中。
拓宽内容创新形式增加影响力
民生新闻强调的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受众需要什么类型的知识、什么样的服务需要来思考。比如《发现》推出的创新板块《消费调查》采取了体验式验证和老百姓自己参与结合的形式,关注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为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最新鲜最实用和最简单的技巧和资讯。这个板块之后成为了太原观众的生活小帮手。
民生新闻看似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不同,但实际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同国计民生都是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要从自身出发来解读经济新闻事件对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帮助受众解读政策法规、各类资讯对生活的影响。这样的题材对服务百姓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本土化媒介所具有的天然接近性,使其在帮助本区域受众构建“地域认同”中发挥积极作用,在遴选题材时,其地域特色不容忽视,对于提升节目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发现》连续推出的介绍太原历史故事、城市地名来源的《老街巷》系列,介绍本土美食文化的《太原味道》系列,这些文化气息浓厚,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报道颇受欢迎。
民生新闻可以构建一个“社区”,让观众这一群体因为节目内容而结成一个虚拟的团体,甚至能够促成观众在现实中的合作。这几年,《发现》关注过的先天残疾女孩圆圆,在观众和记者的努力下,成功做了矫正手术;一个上初中的女孩突发肾衰竭,他的养父为她捐献肾脏,但是苦于没有手术费用,通过的报道,为他们筹集了手术费用。
电视民生新闻有着强大的服务能力,着重关注人的、状态、生活需求,是当下最有效的反映民生问题的途径。因此,要让民生新闻更好更快地发展和成熟,要完善其内容和形式,使民生与新闻更好地结合起来,创建良好的氛围,使真正能够从中受益。
作者:太原 丁悦
作者:太原 丁悦
放大